1、佛光巖是很值得去看看的。是去過的赤水幾個景點里最累人的,從觀光車下車開始計算走來回,走了15㎞,手機APP測的,挺準確的,是圖上距離,都是爬坡,坡陡,感覺挺累人的。到蓮花臺走了有4㎞,蓮花臺往上走,經過佛跳巖,到了五柱峰的觀景臺,看到景區(qū)修索道封路了的牌子,有9㎞,然后原路返回。上山拍拍照,走瀑布下面的觀景臺,會多走一些路。下山是直接走路,有6㎞。用了5個小時。停車費8元,全景區(qū)WIFI覆蓋。 2、觀光車來回25元,一定要買,有3㎞的距離,又沒有景點。游佛光巖確實很累人,全靠走路,而且景區(qū)修索道增加了游覽的難度,目測了一下地圖,如果不用原路返回,到五柱峰觀景臺只剩下三分之一的路程了,現(xiàn)在只能原路返回,得重走三分之二。在蓮花臺看到的風景,遠遠沒有上面的第二觀景臺好。路很好走,蓮花臺以下是石頭路,蓮花臺往上走就是木板鋪的路了,比石頭路好走很多,很規(guī)則,下雨路都也滑,景區(qū)道路很好,有些攻略上說沒有欄桿,道路很危險之類的,沒有的事兒。 3、遇上下大雨了,穿雨衣比打傘方便很多。山里的云霧繚繞的,一會兒把大白巖遮住了,一會兒又清晰了,好在走到五柱峰觀景臺,云霧剛好散開了,遠眺能看見。 4、佛光巖,早在侏羅紀、白堊紀時代就已形成,素有“世界丹霞之冠”、“世界丹霞第一園”之美譽。地處大婁山與北麓貴州高原向四川盆地急劇沉降地段,谷深坡陡、溪河縱橫,斷巖嶂谷,高度懸殊。這種特殊的地貌在差異風化,重力崩塌、風雨侵溶等物理生化綜合作用下形成的,是我國丹霞地貌面積最大,出露最齊,特色最典型的景區(qū)。大白巖,是面紅色絕壁,呈半月形圍成一個巨大的山灣,弧長1000余米、高300余米,似一幅紅色壁畫,也似造物主留給地球的紅色無字天書。在其中段,一掛高200多米,寬40多米瀑布凌空而下,銀白的水流把紅色巨畫一分為二,如萬馬墜崖,挾雷卷風,搖撼著紅色峽谷。云霧迷離,是“飛流直下三千尺,疑似銀河落九天”的真實寫照,也似有李太白的古風,夸張而又放肆,大氣而又磅礴。
聲明本文由大自駕網友發(fā)布,圖片/文章可能來自網絡。
相關足跡
-
-
4
-
5
-
5
-
5
-
5
-
6
相關目的地